十四弦
基本解釋
見“ 十四絃 ”。古樂器名。因有十四根弦而得名。 宋 孟珙 《蒙韃備錄·燕聚舞樂》:“國王出師,亦以女樂隨行,率十七八美女,極慧黠,多以十四絃等彈大官樂等。” 宋 無名氏 《鬼董·周寶》:“十四弦,胡樂也。 江南 舊無之, 淳熙 間,木工 周寳 以小商販易 安豐場 ,得其制於敵中,始以獻美閹。遂盛行。”
成語(Idiom):十四弦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sì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琴聲悠揚動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琴聲美妙動聽,音樂悠揚。比喻文辭或音樂優美動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音樂或文辭優美動聽的場合,也可用于贊美詩文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世說新語·文學》載,晉朝文學家陸機與友人張華一同游覽山水,聽到一位彈琴的人演奏十分動聽,陸機贊嘆道:“這琴聲好像有十四根琴弦一樣。”后人因此將其比喻為琴聲悠揚動聽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十四為數詞,弦為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琴聲十四弦。
2. 這篇文章的文辭優美動聽,真是琴聲十四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十四弦”與美妙的音樂聯系在一起,想象一把琴上有十四根弦,彈奏出悠揚動聽的琴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音樂文化的知識,學習古琴、古箏等傳統樂器的演奏技巧和歷史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聽爸爸用吉他彈奏的音樂,真的像十四弦一樣美妙。
2. 初中生(13-15歲):這首曲子的旋律非常動聽,像是彈奏了十四根琴弦一樣。
3. 高中生(16-18歲):這篇詩的文采非常出色,讀起來就像是聽到了琴聲十四弦。
4. 大學生及以上:這部電影的音樂配樂非常優美,每一段都像是彈奏了十四根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