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笏
成語(Idiom):冕笏(miǎn hù)
發音(Pronunciation):miǎn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皇帝或高官的冠冕和笏板,比喻位高權重,身居高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冕,古代帝王所戴的帽子;笏,古代官員所持的一種禮儀用具。冕笏合指皇帝或高官所擁有的權力和地位。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某人的地位高,權力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某個領域或組織中處于高位,權力大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在社會地位上非常高,非常有威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冕笏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在上,冕旒如在。”冕旒就是指皇帝的冠冕,而冕笏就是指冠冕和笏板,成語冕笏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冕笏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的地位非常高,可以說是冕笏之臣。
2. 他的貢獻非常大,是冕笏之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冕笏這個詞語的發音,冕讀起來像“面”,笏讀起來像“呼”,可以想象一個人面對著一個高位的冠冕和笏板,表示他的地位非常高,權力非常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地位、權力相關的成語,如“金榜題名”、“富貴浮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冕笏之臣,她總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 初中生:他在學校的地位非常高,可以說是我們學校的冕笏之士。
- 高中生:他在社會上的聲望很高,被譽為冕笏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