贓金
贓金(zāng jīn)
發音(Pronunciation):zāng j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法或不正當獲得的金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贓金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贓指非法或不正當的財物,金指金錢。贓金的含義是指通過非法或不正當手段獲得的金錢。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腐敗、貪污、受賄等行為中的非法所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贓金主要用于描述腐敗、貪污等違法行為中的非法所得。在正式場合或法律領域中,可以用來指代非法獲利的金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德充符》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莊子與一個朝廷官員的對話。莊子告訴官員,如果他能幫助莊子獲得一筆贓金,莊子就會為官員保密他的貪污行為。這個故事中的“贓金”一詞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贓金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貪污受賄,非法獲得了大量的贓金。
2. 這個案件涉及了數百萬元的贓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贓金”這個詞與腐敗、貪污等非法行為聯系起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腐敗、貪污等違法行為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贓金買了很多玩具。
2. 初中生:這個官員因為收受贓金而被判刑。
3. 高中生:這個貪官獲得了大量的贓金,導致國家財政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