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pù shí hán ㄧ ㄆㄨˋ ㄕㄧˊ ㄏㄢˊ一暴十寒
◎ 一暴十寒 yīpù-shíhán
[work by fits and starts] 曬一天,冷十天。比喻懈怠時多,努力時少,沒有恒心
詞語解釋
yī pù shí hán ㄧ ㄆㄨˋ ㄕㄧˊ ㄏㄢˊ一暴十寒
亦作“ 一曝十寒 ”。 曬一天,冷十天。比喻做事沒有恒心。《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引 宋 吳鎰 《上陳丞相書》:“一 齊 眾 楚 , 薛居州 不能善其君;一暴十寒,雖 孟子 不能智其主。”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珠妓情殉》:“所與游者,多非益友,酒食游戲相徵逐者,趾錯於庭,縱有二三老成持重者施以針砭,而一暴十寒,終歸無益。” 葉圣陶 《英文教授》:“他們跑出英文教室,說的聽的依然句句是中國話。這只是‘一曝十寒’的辦法罷了,對于理解的工夫完全拋荒。”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暴十寒
成語(Idiom):一暴十寒
發音(Pronunciation):yī bào shí h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一時表現得很出色,但隨后卻因為不努力或缺乏堅持而失去了原先的成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暴十寒源于《漢書·藝文志》中的記載,原指古代樂器簫的吹奏技巧。簫奏時,需要吹奏者用力將氣息一次性吹入,才能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如果吹奏者吹氣不夠用力,簫聲就會變得雜亂無章,不再悅耳。這個成語后來引申為比喻一個人一時表現得很出色,但隨后卻因為不努力或缺乏堅持而失去了原先的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某個方面的表現。通常用來警示人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而得意忘形,而是應該持之以恒,保持持續的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漢代簫師戴子高因簫技高超,一次在宮廷中表演時,簫聲悅耳動聽,令人陶醉。然而,他并沒有保持這樣的狀態,后來簫聲變得雜亂無章,不再悅耳。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申為成語“一暴十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漢字組成,語序為“一暴十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考試中一暴十寒,一開始考得很好,后來卻因為沒有復習而成績下滑。
2. 這位運動員一暴十寒,一度成為全國冠軍,但因為傷病和缺乏訓練而逐漸失去了競技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一暴十寒”與簫的吹奏技巧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吹簫的人,一開始用力吹奏,簫聲悅耳動聽,但隨后因為吹氣不夠用力,簫聲變得雜亂無章,不再悅耳。通過這個形象,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一日三秋”、“一炮走紅”等,可以幫助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比賽中一暴十寒,一開始跑得很快,但后來因為累了而掉隊。
2. 初中生:他在學校的演講比賽中一暴十寒,一開始演講非常流利,但后來因為緊張而忘詞了。
3. 高中生:他在高考中一暴十寒,一開始考得很好,但后來因為沒有復習而成績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