駔猾
成語(Idiom):駔猾(zǎ huá)
發音(Pronunciation):zǎ hu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心機深沉,狡猾狠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駔猾是指人心機深沉,善于算計,狡猾狠毒,不擇手段,不顧道義。形容這種人狡詐陰險,不可信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駔猾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心機重、陰險狡詐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行為或者性格特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駔猾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四年》。故事中,齊國的襄公委派大夫子貢去晉國拜訪,晉國的宰相荀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故意設計陷害子貢。子貢回齊后,襄公問他晉國的情況,子貢回答說:“晉國有駔猾之臣。”意思是晉國有心機深沉、狡猾狠毒的宰相。從此,駔猾成了形容心機深沉、狡猾狠毒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駔猾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駔猾地算計別人,不擇手段。
2. 這個人心思駔猾,你要小心與他打交道。
3. 那個商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手段十分駔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駔猾”與“狡猾狠毒”這個含義聯系起來記憶。駔猾的發音與“雜糅”相似,可以將這兩個詞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狡兔三窟”、“狡兔死,走狗烹”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做法真駔猾,總是欺負別人。
2. 初中生:那個同學為了考試作弊,想了一個駔猾的辦法。
3. 高中生:這個政客在選舉中使用了很多駔猾手段,最終勝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