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燎
成語(Idiom):束燎(shù liáo)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l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束燎指用束狀的火炬點燃其他火炬,比喻用一個人或一件事物來引發其他人或事物的變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燎這個成語源自于《左傳·昭公十四年》。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束狀的火炬來點燃其他火炬。而束燎成語的意思就是用一支火炬點燃其他火炬。在引申義中,束燎比喻用一個人或一件事物來引發其他人或事物的變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束燎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的影響力非常大,能夠引發其他人或事物的改變。比如說,我們可以用“他的成功成為了整個公司的束燎,激勵了所有人努力工作”來形容某個人的成功對其他人的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十四年》。當時,昭公是晉國的一個國君,他非常喜歡音樂,所以他經常召集樂師來為他演奏。有一次,昭公命令樂師演奏一首樂曲,但是樂師們都不敢開頭。于是,昭公生氣地說:“難道我一個人可以點燃所有的火炬嗎?”樂師們聽后恍然大悟,紛紛開始演奏。從此以后,人們就用“束燎”來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的影響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束燎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束”是動詞,表示點燃;“燎”是賓語,表示火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領導能力是整個團隊的束燎,激發了團隊成員的工作熱情。
2. 這個科學家的發現成為了整個領域的束燎,推動了相關研究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束燎與點燃其他火炬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手持一支火炬,用它點燃其他火炬,這樣就能夠形象地理解束燎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束燎相關的成語,如“星火燎原”、“一炬成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我在班上成為了寫作的束燎,激勵了其他同學也開始寫作。
中學生(13-18歲):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成為了整個比賽的束燎,幫助我們取得了勝利。
大學生(19-22歲):這項創新技術有望成為整個行業的束燎,推動行業的發展。
成人:她的演講成為了全國熱議的束燎,引發了對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