赑怒
成語(Idiom):赑怒(bì nù)
發音(Pronunciation):bì n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憤怒至極,怒火沖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赑怒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赑指馬的齒,怒指發怒。赑怒形容憤怒的程度極高,怒火沖天,無法平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赑怒通常用于形容極度憤怒的情緒,可以用于描述生活中的各種情況,例如對不公正的待遇、對不道德的行為、對不尊重的態度等等感到極度憤怒的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了赑怒的故事。赑怒出自古代齊國的太公望。太公望是齊國的開國功臣,他在臨終前,將自己的兒子們召集起來,分別給予了他們一個齒牙。他告訴他們,當他們面對國家的危難時,如果感到憤怒,就咬緊這顆齒牙,發出赑怒的聲音,以激發他們的勇氣和斗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那個不公正的決定后,赑怒之下,立即辭職了。
2. 在聽到那個令人憤怒的消息后,她的臉上露出了赑怒的表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赑怒的發音與“鼻怒”相連,想象一個人憤怒到鼻子都發紅的樣子,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觀察生活中的各種情緒表達,進一步理解和應用赑怒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看到有人欺負弱小的同學時,我赑怒地站出來保護他們。
2. 初中生:政府官員貪污腐敗,讓人民生活困苦,這讓我赑怒不已。
3. 高中生:在面對種族歧視和不公平待遇時,我們應該赑怒地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益。
4. 大學生:當我們看到環境被破壞、動物被虐待時,我們應該赑怒地呼吁保護環境和動物權益。
5. 成年人: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和欺壓時,我們應該保持冷靜,但也要有赑怒的勇氣去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