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陰
基本解釋
比喻短暫的時間。 宋 蘇軾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詩之一:“共惜相從一寸陰,酒杯雖淺意殊深。”參見“ 寸陰 ”。
成語(Idiom):一寸陰
發音(Pronunciation):yī cùn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極其陰險狡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寸陰是指人或事物非常陰險狡詐,表面上看似溫和善良,實際上心機深沉,謀算不軌。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人或事物表面上的一寸陽光下,隱藏著一寸陰暗,暗藏著不可預料的危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寸陰一般用于形容那些表面看似善良正直,實際上心思險惡的人或事物。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一些表面上看似友善的人,但實際上卻暗藏著不可預測的危險。這時,我們可以使用一寸陰來形容他們的陰險狡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昭公問左右誰能辯馬,季孫對曰:“陰在陽之中。”意思是說馬的臉上有一塊陰影,這塊陰影在陽光下很難察覺,需要有細心的人才能發現。后來,人們將這個比喻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陰險狡詐,成為了成語“一寸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寸陰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和善,但實際上卻一寸陰。
2. 這個人陰險狡詐,不要輕易相信他的表面。
3. 看似溫和的領導背地里卻暗藏著一寸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但在陽光下,有一個小角落被陰影所覆蓋,暗藏著危險。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一寸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陰險狡詐相關的成語,如“陰謀詭計”、“狡兔三窟”等,可以幫助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看起來很友好,但他卻一寸陰。
2. 小學生:班里有一個同學,他表面上很老實,但實際上卻一寸陰。
3. 初中生:有些人看似和藹可親,但實際上卻一寸陰,我們要小心應對。
4. 高中生:社會上有很多人表面上很和善,但實際上卻一寸陰,我們要保持警惕。
5. 大學生:在職場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一寸陰的人,需要謹慎處理與他們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