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腸
成語(Idiom):拖腸
發音(Pronunciation):tuō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痛苦或極度悲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拖腸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用來形容痛苦或悲傷到極點的狀態。字面上,拖腸指的是腸子被拖拉出來,非常痛苦。引申義上,拖腸指的是人在心情低落或遭受巨大打擊時,內心痛苦到極點,無法承受之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拖腸常常用來描述某人因為極度悲傷或深受打擊而無法自拔,內心痛苦到極點的情景。可以用在口語、文學作品、電影等各種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拖腸最早出現在《后漢書·孝和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孝和皇后的故事。相傳,孝和皇后為了救自己的父親,不惜自己剖腹取腸,而后用腸子拖行。這一故事形象地表達了孝和皇后的極度痛苦和犧牲精神,成為了“拖腸”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拖腸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拖”和名詞“腸”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去了心愛的人,整天一副拖腸的樣子。
2. 她因為被背叛而陷入了拖腸的痛苦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拖腸”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被拖拉著腸子,從而感受到極度的痛苦和悲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情感相關的成語,如“傷心欲絕”、“痛不欲生”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了解更多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沒考好,感覺自己要拖腸了。
2. 初中生:聽到這么傷心的消息,我簡直像是拖腸一樣。
3. 高中生:他因為失戀而整天拖腸,看起來非常痛苦。
4. 大學生:考試沒考好,拖腸的日子又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