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答
成語(Idiom):承答(chéng dá)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d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接受并回答問題或請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承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承”表示接受,第二個字“答”表示回答。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接受并回答問題或請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承答常用于描述接受他人的問題、請求或任務,并給予回答或完成。它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包括工作、學習、生活等。例如,在工作中,你可以承答上級的指示或客戶的需求;在學習中,你可以承答老師的問題或同學的請求;在生活中,你可以承答朋友的幫助或家人的要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承答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比較模糊,沒有明確的出處。但是,它反映了中國文化中重視回應他人的態度和習慣。在中國社會中,承擔責任和回答他人的問題被認為是一種基本的禮儀和道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承答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很有耐心地承答我們的問題。
2. 請你承答一下這個問題,謝謝!
3. 作為一個領導,你應該承答員工的疑問和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承答”記憶為“接受并回答”。可以通過與“接受”和“回答”相關的場景或圖像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承答相關的成語,例如“承諾”、“應答”等。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例句來進一步理解和應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提出問題后,小明迅速承答了正確答案。
2. 中學生(13-18歲):同學們紛紛承答老師的問題,展示他們的知識和能力。
3. 大學生(19-22歲):在課堂上,教授提出的問題很難,但是我們努力承答,展示我們的研究成果。
4.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承答上級的指示和客戶的需求,以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