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鳴珂鏘玉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kē qiāng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悅耳動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鳴珂,古代樂器,形狀像鐘。鏘玉,形容玉器碰撞發出的聲音。鳴珂鏘玉形容聲音悅耳動聽,如同美妙的音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聲音優美動聽的場景,如音樂會、歌唱比賽、詩詞朗誦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鳴珂鏘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鶴鳴》中,描述了鶴的叫聲如同樂器的聲音,美麗動聽。后來,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其他悅耳動聽的聲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鳴珂鏘玉的結構是“動詞+名詞+動詞+名詞”,形容詞(動聽)在其中省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歌手的歌聲真是鳴珂鏘玉,讓人陶醉。
2. 音樂會上的樂器演奏,鳴珂鏘玉,引人入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法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美麗的音樂會場景,樂器的聲音如同鳴珂鏘玉一樣悅耳動聽,讓人心曠神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聲音的成語,如“鏗鏘有力”、“婉轉動聽”等,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的歌曲真是鳴珂鏘玉,我喜歡聽。
2. 初中生:音樂會上的演奏家演奏的曲子鳴珂鏘玉,讓人陶醉其中。
3. 高中生:他的演講聲音鳴珂鏘玉,充滿自信和力量。
4. 大學生:這部電影的配樂真是鳴珂鏘玉,讓人沉浸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