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格
基本解釋
◎ 出格 chūgé
(1) [exceed what is proper]
(2) 指越出常規;超出范圍
那種激烈的言詞,未免太出格了
(3) 與眾不同;超出一般
祥林嫂真出格,聽說那時實在鬧得厲害。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出眾; 異乎尋常) exceed what is proper; break the pattern
詳細解釋
(1).超出常規;異乎尋常。 唐 張籍 《酬秘書王丞見寄》詩:“今體詩中偏出格,常參官里每同班。”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詞林·鄉紳異法》:“此公品格豈可議,但此等舉動,太覺出格,貽累多人。” 清 金農 《慕園題竹》詩:“便娟修竹覆櫩楹,出格幽姿天與成。” 趙樹理 《實干家潘永福》:“在他影響下的群眾都十分喜愛他,到處傳頌著他一些出格的故事。” 浩然 《艷陽天》第三二章:“心平氣和地說,不論是相貌人品, 蕭長春 都是出格的,都可以征服人。”
(2).舊時應制文字和表章等,遇到尊稱則另起一行抬頭書寫。 明 方以智 《通雅·器用》:“《春秋正義》引《魏晉儀注》,寫表章別起行頭者,謂之跳出。 智 以為即今之出格尊稱題式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跳出》:“故遇我國家我皇上,皆以國字皇字跳行,出格敬謹書寫。”
成語(Idiom):出格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言行舉止不合適或不符合規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格指的是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超出了常規或者不符合規范。它常常用來形容某人的言談舉止不得體,超越了一般人的行為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出格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合,比如描述一個人在公共場合或者正式場合表現不得體,或者某人的言談舉止超越了一般人的行為準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出格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成語的字面意義來理解它的起源。出格的意思是超出了一般的格局,可以想象成一個人站在一個格子之外。這個成語可能源于古代文化中對于規范行為的重視,人們認為一個人應該在社會中保持適當的行為準則。當一個人的行為超出了這個準則時,就可以形容為出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格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出”(chū),第二個字是“格”(g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的言論實在是太出格了。
2. 她的舉止非常出格,完全不符合我們的期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要記住出格這個成語,可以將其與“超出格子”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格子之外,表示他的言行舉止不合適或者不符合規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出格相關的成語,比如“出言不遜”、“出人頭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打扮太出格了,穿著很奇怪。
2. 初中生:他的言論在班級里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他說了很多出格的話。
3. 高中生:他的舉止在校園里非常出格,經常違反學校的規定。
4. 大學生:他的行為舉止在社交場合中非常出格,讓人感到尷尬。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出格”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