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chǐ èr xiù cái ㄔㄧˇ ㄦˋ ㄒㄧㄨˋ ㄘㄞˊ尺二秀才
舊時用以譏諷寫俗字的書生。“尺二”即指當時“盡”字的俗體“盡”字。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聲畫押韻貴乎審》:“初, 誠齋先生 楊公 考校 湖南 漕試,同寮有取《易》義為魁。先生見卷子上書“盡”字作“盡”,必欲擯斥。考官乃上庠人,力爭不可。先生云:‘明日揭牓,有喧傳以為場屋取得箇尺二秀才,則吾輩將胡顏?’竟黜之。”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尺二秀才
成語(Idiom):尺二秀才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èr xiù c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學識淺薄的人,也可用來形容知識面狹窄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二秀才是由“尺”、“二”、“秀才”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尺”指的是尺寸,表示程度淺薄;“二”是一個數詞,表示二流、次等;“秀才”是指科舉考試中的第一級別,代表學問水平。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學識水平淺薄的人,知識面狹窄,無法與真正有學問的人相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的學識淺薄或知識面狹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諷刺或批評某人的學問水平不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尺二秀才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朱權的《世說新語》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有一個叫楊霸的人,他雖然是秀才,但是卻只學了兩年的書,所以被人們稱為“尺二秀才”。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容學識淺薄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尺二秀才的結構是“尺”+“二”+“秀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雖然自稱是大學生,但是他的知識水平卻像個尺二秀才。
2. 他在這個領域的知識非常有限,真是個尺二秀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尺寸”、“二流”、“秀才”這些詞相關聯來記憶。尺寸代表淺薄,二流代表次等,秀才代表學問水平。將這些詞聯想起來,幫助記憶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以及其他類似成語,如“一竅不通”、“半瓶醋”等,來擴展對于學識水平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學問水平就像個尺二秀才,什么都不懂。
2. 初中生:他只會一點點皮毛的知識,真是個尺二秀才。
3. 高中生:他的知識面太窄了,真是個典型的尺二秀才。
4. 大學生:在這個領域,他只是個尺二秀才,還需要不斷學習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