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病
成語(Idiom):染病
發音(Pronunciation):rǎn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到不良思想、習氣、壞影響等的侵害,使自己的品德、行為等受到影響或墮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染病”形象地比喻受到不良思想或壞習氣的侵害,使自己的品德、行為等受到影響或變壞。類似于人感染疾病后,身體會變得虛弱不堪,染病后的人也會變得道德敗壞、行為不端。這個成語常常用來警示人們要時刻保持良好的思想和行為,避免受到不良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提醒人們注意自己的思想、行為是否受到不良影響,以及警示他人避免受到壞習氣的侵害。在教育場景中,老師可以用這個成語來教育學生要遠離不良影響,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染病”最早出自《后漢書·楊震傳》。據傳,漢朝時期有一位楊震,他是一個有德行的官員,深受人們的敬重。有一天,楊震到一個地方巡視時,看到一群人在打斗,其中一個人向他投擲石塊。楊震并沒有還擊,而是堅持用友善的態度對待他。后來,這個人被楊震的高尚品德所感動,放下了惡意,改過自新。楊震的高尚品德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也形成了成語“染病”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注意自己的交友圈子,很容易染病。
2. 學生們應該警惕不良思想的侵害,避免染病。
3. 這個社會存在著很多不良的風氣,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染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笞约旱乃枷牒托袨橄袷巧眢w一樣,如果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就好像染上了疾病一樣,會使自己的品德和行為受到影響。通過將這個形象與成語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病入膏肓”、“病從口入”等,深化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和壞孩子玩,怕染病。
2. 初中生:要警惕不良思想的侵害,避免染病。
3. 高中生:社會上存在很多不良風氣,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染病。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有很多誘惑,我們要時刻警惕自己不要染病。
5. 成年人:工作環境中存在著各種不良習氣,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