鴝目
成語(Idiom):鴝目
發音(Pronunciation):qú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目光短淺,見識不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鴝目是由“鴝鵒”和“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鴝鵒是一種鳥類,其目光短淺,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而無法看到更遠的地方。因此,“鴝目”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目光短淺,見識不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只關注眼前利益,缺乏遠見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評那些只看到表面現象,無法看到問題的本質和根源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鴝目”最早出現在《易·坤卦》中,其中有一句話是“鴝鵒能久視,無食我精”,意思是鴝鵒能長時間地盯著某個地方看,但卻無法吃到其中的精華。由此引申出“鴝目”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鴝目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眼光狹隘,卻總是自以為是,真是個典型的鴝目之人。
2. 這個領導只看眼前的問題,從不考慮長遠發展,真是個鴝目之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鴝鵒”的形象與目光短淺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目光短淺、見識不廣相關的成語,如“井底之蛙”、“蚍蜉撼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和那個鴝目的同學一起玩,因為他總是只關注自己的利益。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有遠見,不要成為鴝目之人,要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3. 高中生:在面對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我們要避免鴝目,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4. 大學生:大學生活豐富多彩,不要只關注眼前的樂趣,要有長遠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