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底
成語:店底
發(fā)音:diàn dǐ
基本含義:指店鋪的最底層,比喻事物的最基礎、最根本的部分。
詳細解釋:店底是指店鋪的最底層,是店鋪的基礎和根基。成語“店底”借用了這個概念,用來形容事物的最基礎、最根本的部分。比喻一個事物的基礎部分,是其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
使用場景: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事物的基本部分,常用于商業(yè)、經濟、學術等領域。
故事起源:成語“店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業(yè)經營。古代的店鋪一般分為多層,最底層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店鋪的基礎。因此,成語“店底”就借用了這個概念,用來形容事物的最基礎、最根本的部分。
成語結構: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店”和“底”,其中“店”指店鋪,指事物的基礎部分,“底”指最底層,指最根本的部分。
例句:
1. 這個計劃的店底是市場需求的調研。
2. 學習的店底是扎實的基礎知識。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店底”與店鋪的最底層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店鋪,它的最底層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店鋪的基礎和根基。類似地,事物的最基礎、最根本的部分也可以稱為“店底”。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商業(yè)、經濟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店堂之物”、“門庭若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作文中寫道:“愛是友誼的店底,沒有友誼,就沒有真正的愛。”
2. 初中生(12-15歲):老師告訴我們:“知識是學習的店底,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有更好的學習。”
3. 高中生(15-18歲):我在演講比賽中說:“創(chuàng)新是科技發(fā)展的店底,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科技才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