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設
敕設(chì shè)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s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皇帝下達的命令或法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敕設是由“敕”和“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半贰笔侵富实巯逻_的命令,通常是以書面形式發布的法令;“設”是指設置、創立。敕設一詞形容皇帝通過命令或法令來設立某種制度或規定。這個成語強調了皇帝的權威和決策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敕設一詞常用于描述古代皇帝的法令和命令,也可以用來形容現代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它可以用于討論政治、法律、歷史等領域的話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敕設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皇帝制度。在古代,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他們通過下達敕令來制定法律、規定政策等。敕設一詞形象地描繪了皇帝制定命令或法令的過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敕設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敕”是動詞,表示下達命令;“設”是賓語,表示設立、創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皇帝敕設了新的稅收政策。
2. 這個法律是由國家領導人敕設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和理解敕設這個成語:
1. 將“敕”和“設”兩個字分開記憶,理解其含義。
2. 想象一個皇帝在宮廷中親自制定法令的場景,這樣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敕設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歷史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皇帝的統治制度和古代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皇帝敕設了新的學習規定。
2. 初中生(13-15歲):歷史課上學到了皇帝敕設的重要法令。
3. 高中生(16-18歲):教師講解了皇帝敕設的意義和影響。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研究生寫了一篇關于敕設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