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婦
基本解釋
古代宗法稱嫡長子之妻為冢婦,非嫡長子之妻為介婦。《禮記·內則》:“舅沒則姑老,冢婦所祭祀賓客,每事必請於姑,介婦請於冢婦。” 宋 葉適 《丘安人挽詩》:“左司遺事遠,介婦古風存。” 清 施閏章 《王白帆妾胡氏小傳》:“ 王 泣曰:‘若功過介婦矣!’”
成語(Idiom):介婦
發音(Pronunciation):jiè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婦女嫁入新家庭后,順從、依附于婆家的態度和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介婦是由“婦”和“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婦”指婦女,代表婦女的身份和地位;“介”指依附、順從。成語“介婦”形容婦女嫁入新家庭后,對婆家順從、依附的態度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婦女對丈夫家庭的順從和依附。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他人或某個集體的過分依賴和順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說林訓》中有一則故事。相傳古代有個寡婦嫁給了一個有婆母的家庭,剛開始她對婆家非常順從,但是婆家對她的態度卻不好。后來,她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幫助,于是她開始變得強勢和自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婦女不應該過分依附于婆家,應該保持獨立的思想和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其中主語為婦女,謂語為“介”,賓語為婆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嫁入豪門后,變成了一個完全的介婦。
2. 她對丈夫的家庭非常順從,真是個典型的介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介婦”與婦女的順從和依附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印象。可以想象一個婦女彎腰鞠躬,向婆家低頭,表示她對婆家的順從和依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婦女、家庭關系或依附相關的成語,如“婦孺皆知”、“婦道人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是一個好學生,從不做介婦,總是獨立完成作業。
2. 初中生:他的女朋友太過于介婦,對他的要求很高。
3. 高中生:在現代社會,女性不應該成為介婦,應該追求自己的事業和獨立。
4. 大學生:她嫁入豪門后,變成了一個典型的介婦,完全依賴于丈夫和婆家。
5. 成年人:她對丈夫的家庭非常順從,真是個典型的介婦。她應該更加獨立和自立一些。
以上是關于成語“介婦”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