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喇
基本解釋
舉止隨便,滿不在乎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只見門外兩個公差,大喇喇的走將進來。”
成語(Idiom):大喇喇
發音(Pronunciation):dà lā l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豪放大方,毫不拘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喇喇形容人的態度和行為豪放大方,毫不拘束。多用來形容人的性格開朗,自信,不拘小節,不拘形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喇喇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舉止,具有一種積極的態度和自信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意見時,大膽直率,毫不掩飾。也可以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不拘小節,大膽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中有一種說法是“大喇喇紅”,形容極其豪華的紅色。后來,人們將“大喇喇”引申為形容人的態度和行為豪放大方,毫不拘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大喇喇,從來不遮遮掩掩。
2. 她大喇喇地走進了會議室,毫不拘束地和大家打招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喇喇”與“大膽”聯想在一起,因為大喇喇的人通常是大膽的,不拘小節,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的性格和行為的成語,如“豪放不羈”、“率直無邪”等,進一步豐富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大喇喇地回答老師的問題。
2. 初中生:她大喇喇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沒有顧慮。
3. 高中生:他大喇喇地在舞臺上演講,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
4. 大學生:她大喇喇地拒絕了那個不合適的求婚者。
5. 成年人:他大喇喇地表示自己的意見,不畏懼他人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