賂息
成語(Idiom):賂息(lù xī)
發音(Pronunciation):lù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賂息指用賄賂手段來維持自己的權勢、地位或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賂息成語源自《左傳·宣公十年》:“賂息耳目。”意為通過賄賂來控制人們的耳目,使其聽從自己的指示。賂息的手段多為賄賂、收買,目的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私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賂息通常用于指責或批評某些人用不正當手段來維持自己的權勢、地位或利益。也可以用來描述某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甚至通過賄賂來腐蝕他人的耳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賂息一詞的故事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政治斗爭。在古代,一些權貴和官員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常常采取賄賂手段來控制他人。這種行為被人們稱為“賂息”,并逐漸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賂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賂”和“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利用賂息的手段來控制下屬,實在是可恥。
2. 他通過賂息的方式獲得了高官厚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憶“賂息”的發音和基本含義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賂”字與“賄賂”聯系起來,表示賄賂的手段;而“息”字與“控制”、“維持”聯系起來,表示通過賄賂來維持自己的權勢、地位或利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政治斗爭、權力斗爭相關的成語,如“權謀”、“明哲保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賂息的方式讓同學們幫他做作業。
2. 初中生:政府官員利用賂息的手段來控制媒體報道。
3. 高中生: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不惜使用賂息的手段來對付競爭對手。
4. 大學生:某些公司利用賂息手段來獲得政府的支持和資源。
5. 成年人:一些政治家通過賂息來維持自己的權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