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言
基本解釋
間言,離間的話。 漢 王符 《潛夫論·明暗》:“是以當涂之人,恒嫉正直之士,得一介言於君,以矯其邪也。” 汪繼培 箋:“《春秋繁露·楚莊王篇》云:‘介以一言曰:王者必改制。’按‘介’之言‘間’也。《漢書·杜周》后《欽傳》云:‘毋使 范雎 之徒得間其説。’”
成語(Idiom):介言(jiè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jiè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交際中引出話題或敘述的開頭部分,用于引起注意或引發對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介言是指在交際中引出話題或敘述的開頭部分,起到引起注意、引發對話的作用。它可以是一個詞語、短語或句子,常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介言的使用可以使對方更加關注和理解后續的內容,起到引導和交流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介言常見于各種交際場合,如演講、會議、文章開頭等。在正式場合中,使用介言可以引起聽眾的注意,為后續的內容做好準備。在文學作品中,介言也常用于開篇,起到吸引讀者的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介言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中,原文為:“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其中的“奏刀騞然”就是指介言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介言是一個名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介言一出,全場安靜了下來。
2. 這篇文章的開頭用了一個引人入勝的介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介言”與“引言”進行聯想,因為兩者的發音相似,且都有引導、引起注意的含義。同時,可以將其拆分為“介”和“言”來記憶,其中,“介”可以聯想到“介紹”、“引導”,而“言”可以聯想到“說話”、“交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交際和表達相關的成語,如“開篇大吉”、“言之鑿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同學們,介言一下,我們今天要學習一首新的兒歌。”
2. 初中生:演講比賽開始前,主持人用一個引人入勝的介言引起了觀眾的注意。
3. 高中生:作文的開頭要用一個引人注目的介言,才能吸引讀者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