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誡
基本解釋
◎ 訓誡 xùnjiè
(1) [get after]∶受訓斥、斥責或攻擊
放松對教改所內詐騙犯的訓誡
(2) [sermonize]∶教訓地或教條地講道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教導告誡) admonish; advise; sermonize
詳細解釋
亦作“ 訓戒 ”。教導和勸誡。 唐 白居易 《晉謚恭世子議》:“若垂末代以為訓戒, 居易 懼后之臣子有失大義、守小節者將奔走之,將欲商榷,敢徵義類。” 宋 呂陶 《明任策上》:“其言皆出於懇誠,而其道各務於訓戒。” 清 朱之瑜 《壽中山風軒八十啟》:“意專矜式乎高深,不謂盛修夫賓主;嘉禮成而訓誡少,惜別易而繼見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陳百史》:“比至,凡書數百言,皆言家事及訓誡之語。” 葉圣陶 《倪煥之》八:“他以為已經把犯罪的部屬交給頭目去訓誡和懲罰,自有頭目負責;自己只有從旁批判那頭目處理得得當不得當的事情了。”
成語(Idiom):訓誡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j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嚴厲的話語或行為教育、規勸或警告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誡是指以嚴厲的言辭或態度對他人進行教育、規勸或警告,以使其認識到錯誤并改正。這種教育方式通常是為了引導他人走上正確的道路,或者糾正他人的不良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訓誡常用于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各種環境中,用來糾正他人的錯誤行為或提醒他人注意問題。它可以用于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上司對下屬的管理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訓誡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確,但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訓誡一直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古代圣賢如孔子、孟子等都倡導用訓誡的方式來教育他人,使他們明白道理、改正錯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訓誡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父親嚴厲地訓誡兒子,告訴他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2. 老師用訓誡的語氣對學生說:“你們必須認真對待學習,不能再玩手機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訓”字與“誡”字的發音聯想起來,訓誡的發音與“迅猛”的發音相似,可以聯想到對他人的教育、規勸或警告應該是迅速而有力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訓誡相關的成語,例如“教導有方”、“言傳身教”等,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于教育與規勸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訓誡我不要欺負同學。
2. 初中生:父母訓誡我要好好學習,不要沉迷于游戲。
3. 高中生:老師訓誡我們要珍惜時間,為高考做好準備。
4. 大學生:導員訓誡我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得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