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喙
基本解釋
眾口。亦借指眾人之言。 宋 劉克莊 《和南塘食荔嘆》:“邇來鷄舌擅瑰瑋,贊香譽味萬喙同。”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三》:“世之儒者,萬喙一詞。” 魯迅 《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萬喙息響,天下太平。”
成語(Idiom):萬喙(wàn huì)
發音(Pronunciation):wàn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極多,嘴巴非常能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萬喙由“萬”和“喙”兩個字組成。“萬”表示數量很多,“喙”指鳥嘴。成語中的“喙”表示嘴巴,引申為言辭。整個成語形容一個人能說會道,嘴巴非常能說,善于辯論和發表意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口才極好,能夠說服別人,辯論能力強。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話多而無實際行動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七年》:“魯人有過其言,禍及于身。子曰:‘魯人言多,萬口之喙。’”這里的“萬口之喙”即指魯國人言辭紛繁,嘴巴多如鳥嘴。后來,“萬口之喙”演變為“萬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萬喙之鳥,能夠說服任何人。
2. 這個演講者的口才真是萬喙之宗,讓人佩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萬喙”聯想成一只鳥的嘴巴,表示說話很多,能說會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口才相關的成語,如“巧舌如簧”、“能言善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解得非常好,就像一只萬喙之鳥一樣。
2. 初中生:他的辯論能力很強,簡直就是萬喙之宗。
3. 高中生:這個演講者的口才真是萬喙,讓人佩服不已。
4. 大學生:他的辯論技巧非常高超,簡直就是萬喙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