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辟
成語(Idiom):行辟(xíng pì)
發音(Pronunciation):xíng p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行為舉止,言談舉止得體得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行辟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行”和“辟”兩個漢字組成。其中,“行”表示行動、舉止,“辟”表示得當、得體。行辟指的是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得體得當,符合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這個成語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得體、守規矩、符合禮儀,是一種褒義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行辟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一個人的舉止得體,可以用于各種場合,比如贊美一個人在公眾場合的表現,或者稱贊一個人在處理事物時的得體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行辟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外物》。故事中,莊子說:“行辟之人,非禮勿視。”意思是,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如果不符合禮儀,就不應該去看他。這個故事表達了行辟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即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應該得體,否則就會被人看不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行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談舉止總是行辟得體,受到了大家的贊賞。
2. 這位領導的工作作風一直都很行辟,深受下屬的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行辟這個成語與“行為得體”這個意思聯系起來,行辟的“行”與“行為”諧音,意味著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得當,符合規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行為舉止相關的成語,如“言行一致”、“言行不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班長平時的言行都很行辟,是個好榜樣。
2. 初中生:老師常常告訴我們要注意言行得體,要像行辟的人一樣守規矩。
3. 高中生:在學校里,我們應該保持行辟的形象,做一個遵守規則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