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納
基本解釋
招致接納。《后漢書·劉陶傳》:“ 靈帝 宿聞其名,數引納之。” 唐 李翱 《勸河南尹復故事書》:“某道無可重,每為閣下所引納。” 明 葉式 《題誠意伯劉公集》:“蓋自賊 操 引納五胡,遺穢中國,遂乃歷載數百。”
成語(Idiom):引納(yǐn nà)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n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引導、引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納指引導、引進。表示接納、引導某人或某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接納新人、引進新技術或者引導新思想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引納”的故事起源并不具體明確,但這個成語的意義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體現了中國人民重視接納和引導新事物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引納是一個動詞成語,由“引”和“納”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推動創新,我們需要引納更多的新思想。
2. 這個公司一直致力于引納優秀的人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引納”與“引導”和“接納”聯系起來,形成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接納和引導新事物的重視,以及相關的故事和典故。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要引納新同學,讓他們感到溫暖和歡迎。
2. 初中生:學校引納了一位來自外地的知名教育專家,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
3. 高中生:我們學校引納了一位國際知名科學家,他的到來將推動科研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