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氣
基本解釋
猶言一口氣。借指生命。 唐 呂巖 《七言》詩:“解接往年三寸氣,還將運動一周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 元 張國寶 《羅李郎》第一折:“一朝身死無人救,三寸氣在千般有。”
成語(Idiom):三寸氣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cùn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氣量狹小,心胸狹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寸氣是由“三寸”和“氣”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三寸”指的是人體上的丹田,也就是臍下三寸處,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重要部位;而“氣”則指人的氣量和胸懷。因此,三寸氣形容一個人的氣量狹小,心胸狹隘,不寬容、不大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寸氣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態度狹窄,不善于容納他人的意見或觀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心胸狹隘、不善于接受不同意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寸氣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李靖的人,他自以為是聰明才智過人,但實際上卻心胸狹隘,不善于容納他人的意見。因此,他被人們戲稱為“三寸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寸氣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三寸”是形容詞性短語,修飾“氣”這個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對別人的意見不屑一顧,真是個三寸氣。
2. 這個領導的心胸太狹窄了,簡直就是個三寸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三寸氣”聯想成一個小氣的人,心胸狹窄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含義。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詩詞和故事,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不肯和別人分享玩具,真是個三寸氣。
2. 初中生:他對同學的批評總是不接受,真是個三寸氣。
3. 高中生:這個人心胸狹窄,對不同的文化觀點毫不容忍,簡直就是個三寸氣。
4. 大學生:他的思想狹隘,對異議毫不容忍,真是個三寸氣。
5. 成年人:一個善于寬容和接納不同意見的人,永遠不會成為一個三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