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告
基本解釋
準假。《漢書·元帝紀》:“秋, 潁川 水出,流殺人民。吏、從官縣被害者與告。士卒遣歸。” 顏師古 注:“ 臣瓚 曰:‘告,休假也。’言凡為吏為從官,其本縣有被害者,皆與休告。”
成語(Idiom):與告(yǔ gào)
發音(Pronunciation):yǔ g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與告是指與人告狀,向人舉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與告是由“與”和“告”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與”表示與人,與某人一起;“告”表示告狀,舉報。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與人告狀,向人舉報。這個成語形容某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地向別人告發,揭發別人的過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與告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或目的,不擇手段地向別人告發,揭發別人的過錯。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某種情況下舉報他人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與告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主父偃為了得到封地,先后向秦昭王、秦孝文王告發了自己的親戚和朋友。他的行為被人們稱為與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與告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得到晉升的機會,不惜與告同事的隱私。
2. 她為了報復前男友,與告了他的不法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告這兩個字的音節來記憶這個成語。與告的發音與“魚糕”相似,可以將其聯想為“與魚糕”,想象自己舉報別人的時候,手里拿著一塊魚糕,因為魚糕很誘人,所以別人被舉報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告相關的成語,如“與人為善”、“與世長辭”等,可以幫助提高對與告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為了保護小紅,與告了欺負她的同學。
2. 初中生:為了爭奪班級的班長職位,小華與告了其他候選人的不良行為。
3. 高中生:為了保護環境,學生們與告了在校門口亂扔垃圾的行為。
4. 大學生:為了揭露貪污行為,大學生們與告了學校領導的不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