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虔
基本解釋
(1).《國語·魯語下》:“少采夕月,與大史、司載糾虔天刑?!?韋昭 注:“糾,恭也;虔,敬也;刑,法也……因夕月而恭敬觀天法、考行度以知妖祥也?!焙笾^察舉其罪而慎行天子之法。 晉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君糾虔天刑,章厥有罪,犯關干紀,莫不誅殛?!薄稌x書·景帝紀》:“姦臣 李豐 等靖譖庸回,陰構兇慝。大將軍糾虔天刑,致之誅辟?!?br>(2).引申為糾舉督正。 清 龔自珍 《<江南生橐筆集>序》:“又本朝糾虔士大夫甚密,糾民甚疏,視前代矯枉而過其正?!?清 龔自珍 《古史鉤沉論三》:“悲夫!悲夫!將欲更定 姬周 之末之文章,不有考文之圣,其孰當之?將欲更 漢 氏也,羣師互有短長,非深於義訓,勇於割聞者,不能也。無已,則我所欲糾虔,姑在夫引書變為徒書之際乎?”
成語(Idiom):糾虔
發音(Pronunciation):jiū q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糾正虔誠、虔誠敬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糾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糾意為糾正、調整,虔意為虔誠、敬畏。糾虔意為糾正虔誠、虔誠敬畏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糾虔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宗教信仰或道德準則的堅持和虔誠,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待工作或學習的認真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糾虔的具體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它可能源自于中國古代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在儒家思想中,糾正自己的行為,保持虔誠敬畏的心態是成為一個好人的基本要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糾虔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糾虔地信奉佛教,每天都會去寺廟祈禱。
2. 這位老師對待教育非常糾虔,總是全心全意地教學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糾虔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在修身養性、虔誠敬畏的過程中,不斷糾正自己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以及其他與虔誠、敬畏相關的成語,如“敬老慈幼”、“虔誠篤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會糾虔地完成作業,不敢偷懶。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糾虔對待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要糾虔地投入到復習中,爭取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要糾虔地對待學業,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