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濫
成語(Idiom):漭濫(mǎn làn)
發音(Pronunciation):mǎn l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勢洶涌,泛濫無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漭濫形容水勢洶涌,泛濫無邊,也用來形容事物迅速發展,無法控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洪水泛濫、雨水傾瀉等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事物迅速擴展、無法控制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四年》中有一則故事,昭公問管仲如何治理泛濫的水患,管仲回答說:“水漭漭如也。”后來,人們將“水漭漭如也”簡化為“漭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漭濫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暴雨過后,河水漭濫,農田被淹。
2. 這個項目一開始很小,但后來發展漭濫,已經無法控制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漭濫”中的“漭”字,它的發音和“滿”字相似,可以將“漭濫”理解為“滿滿的泛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水相關的成語,如“波瀾壯闊”、“滔滔不絕”等,以拓展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暴雨過后,河水漭濫,我們的學校被淹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項目的規模一開始很小,但后來發展漭濫,已經無法控制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才華在音樂界漭濫開來,成為了一位世界知名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