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瀝
成語(Idiom):余瀝
發音(Pronunciation):yú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已經結束或消失后,仍然殘留下來的一部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余瀝由“余”和“瀝”兩個字組成。“余”表示剩下的、殘留的,“瀝”表示液體滴落、滲出。這個成語比喻事物已經結束或消失后,還有一部分殘留下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事物已經過去,但仍有一些影響或后果存在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人的遺留品、思想、影響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來源于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的故事。劉義隆曾經是個貪圖享樂的皇帝,他在位期間縱容奢靡,荒淫無度。一次,他在宮中設宴,宴會結束后,宮廷的酒席上還有很多剩余的美酒。劉義隆命人將這些剩余的美酒倒掉,但是仍然有一些酒滴落在地上。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將這些酒也倒掉,劉義隆回答說:“這些酒滴是宴會的余瀝,可以讓地上的草木也能嘗到皇帝的恩寵。”從此以后,“余瀝”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事物已經結束或消失后,仍然有一部分殘留下來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舊房子已經很破舊了,但是仍有一些舊時的余瀝。
2. 雖然他已經退休了,但他的影響力仍然存在,是一種余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余”就是剩下的意思,“瀝”可以聯想成液體滴落的聲音。可以想象一個杯子里的水已經喝完了,但是還有一滴水滴落在桌子上,這一滴水就是余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余瀝”意思類似的成語,如“余音繞梁”、“余韻猶存”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吃完飯后,碗里還有一些米飯的余瀝。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結束后,我們班級里的緊張氛圍還有一些余瀝。
3. 高中生(16-18歲):畢業典禮結束后,同學們之間的感情還有一些余瀝。
4. 大學生(19-22歲):大學畢業后,留下的友誼和回憶是一種余瀝。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工作結束后,一天的勞累還有一些余瀝,但也有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