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杠
徒杠(tú gàng)
發音:tú gàng
基本含義:形容虛榮自負,空有一技之長而無實際能力。
詳細解釋:徒杠是一個由“徒”和“杠”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徒指無所作為,空有一技之長;杠指某種技能或特長。徒杠形容一個人只會吹噓自己擅長某種技能,卻缺乏實際能力和實踐經驗。
使用場景:常用于形容那些只會夸夸其談、自命不凡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會吹噓自己能力而不肯付出實際行動的人。
故事起源:徒杠這個成語最早見于《莊子·外物》:“老聃以徒杠為巧。”《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記載了許多寓言故事和哲理思考。在這個故事中,老聃是一個自負的人,他以徒杠為巧,意思是他只是空有一技之長而沒有實際行動。
成語結構:徒杠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屬于形容詞性成語。
例句:
1. 他整天只會吹噓自己的才華,卻從來沒有付出實際行動,真是個徒杠之人。
2. 別聽他說了,他就是個徒杠,什么實際能力都沒有。
記憶技巧:可以將“徒杠”拆解為“徒”和“杠”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徒表示空有一技之長,杠表示技能或特長。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根杠子卻沒有實際行動,只會吹噓自己的能力,這樣就能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自命不凡”、“空有一技之長”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只會說自己多厲害,但是從來沒有做過實際的事情,真是個徒杠。
2. 初中生:他總是吹噓自己的才能,但是從來沒有為之付出努力,我覺得他是個徒杠之人。
3. 高中生:那個同學只會自命不凡,卻沒有實際能力,真是個徒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