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
基本解釋
(1).襯詞。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三折:“兀良我則怕生諕殺軟弱的裙釵?!?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三折:“遙望見一點青山兀良卻又早不見了?!?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四折:“怒轟轟惡向膽邊生,兀良只要你償還那 令公 爹爹命。”
(2).有時亦用作指示代詞,猶兀那。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一折:“一任的棹穿江月泠,帆掛海云孤,寒煙生古渡,兀良便是你茅舍舊鄉(xiāng)閭?!?/p>
成語(Idiom):兀良(wù liá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ù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孤獨、寂寞無依,沒有親友、伴侶或幫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兀良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兀和良。兀有孤獨、寂寞、無依的意思,良指良人、伴侶。兀良形容一個人處境孤單、沒有親友、伴侶或幫助,感到寂寞無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兀良一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在異鄉(xiāng)或陌生環(huán)境中感到孤獨、寂寞無助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沒有任何幫助和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兀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中。故事講述了秦朝時期,齊國將領(lǐng)季布戰(zhàn)敗被俘,被秦始皇處以八族誅殺,只有他的兒子季良逃了出來。季良在外流浪,沒有親人、伴侶或幫助,感到孤獨無助,正是這段故事形成了兀良這個成語的含義。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兀良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異鄉(xiāng)感到兀良,沒有朋友和家人的陪伴。
2. 在困境中,他處于兀良的狀態(tài),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助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兀良與季良的故事聯(lián)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在陌生的地方,沒有任何親人、伴侶或幫助,感到非常兀良。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與兀良相關(guān)的成語,如兀自(孤獨寂寞)、兀兀(寂寞無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在新學(xué)校感到兀良,沒有朋友和熟悉的人。
2. 初中生:他父母離婚后,他感到兀良,沒有父母的陪伴。
3. 高中生:在大學(xué)的第一天,我感到兀良,因為離開了家人和朋友。
4. 大學(xué)生:在國外留學(xué)的時候,我經(jīng)歷了兀良的日子,沒有家人和親友的支持。
5. 成年人:失業(yè)后,他感到兀良,沒有工作和經(jīng)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