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冓
基本解釋
◎ 中冓 zhōnggòu
[inner room] 內室,指中門以內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对姟む{風·墻有茨》
詳細解釋
(1).內室,指閨門以內。《詩·鄘風·墻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毛 傳:“中冓,內冓也?!?鄭玄 箋:“內冓之言,謂宮中所冓成, 頑 與夫人淫昬之語?!薄?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梁孝王劉武傳》:“是故帝王之意,不窺人閨門之私,聽聞中冓之言。”后以“中冓”指閨門穢亂。 宋 蘇軾 《漁樵閑話錄》卷下:“夫至隱而密者,莫若中冓之事,豈欲人之知耶,然而不能使人不知?!?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七》:“又敘 前廢帝 納 文帝 第十女 新蔡公主 於后宮,則其親姑也,洵可云家法相承,是父是子。 宋 中冓之不可道,一至於此?!?清 沉起鳳 《諧鐸·節母死時箴》:“百餘來年,閨門清白,從無中冓之事。”
(2).指妻子。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懼內》:“士大夫自中古以后,多懼內者,蓋名宦已成,慮中冓有違言,損其譽望也?!?/p>
成語(Idiom):中冓(zhōng gòu)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g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高尚,心地純良,不受外界誘惑和腐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冓是由“中”和“冓”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中”表示正直、誠實,指人的品德高尚;“冓”表示固守、保持,指人的心地純良。中冓合在一起,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心地純良,不受外界誘惑和腐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冓常用于稱贊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心地純良??梢杂脕硇稳菀粋€人在困境中保持正直,不受外界誘惑的行為。適用于各種場景,如教育、工作、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中冓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沒有確切的記載。根據歷史文獻和研究,中冓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的士人道德修養有關。士人在古代社會中被要求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純良的心地,不受外界的誘惑和腐蝕。因此,中冓成為形容士人的標志性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冓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中冓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2. 在誘惑面前,他能夠保持中冓,不受外界的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中冓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中心固守”來幫助記憶。想象一個人在困境中,始終保持著中心固守的正直品德和純良心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中冓這個成語,可以研究古代士人的道德修養和品德要求。了解古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冓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中冓的好同學,從不欺負別人。
2. 初中生:在考試中,他保持著中冓,沒有作弊。
3. 高中生:面對誘惑,他能夠保持中冓,堅守自己的原則。
4. 大學生:他一直以中冓的品德為榜樣,成為了大家敬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