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樁
成語(Idiom):做樁
發音(Pronunciation):zuò z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像樁子一樣站立不動,形容堅定不移地堅守自己的立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做樁是指人像樁子一樣站立不動,不受外界的干擾和誘惑,堅守自己的立場和原則。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一個人在面對困難、誘惑或壓力時保持堅定不移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揚一個人堅定不移地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適用于各種場合,如工作、學習、人際關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一段故事,說的是董仲舒在代表劉邦與齊王子嬰會晤時,齊王子嬰試圖引誘他背叛劉邦,但董仲舒堅定不移地拒絕了他的誘惑,不為所動。后來,人們就用“做樁”來形容董仲舒堅守原則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做”表示動作,賓語“樁”表示堅守不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困難時,像做樁一樣堅持下來了。
2. 她的信念堅定不移,真是個做樁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像樁子一樣站立不動的形象,或者畫一個人站在一個樁子上的圖案,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堅守原則、不受誘惑的成語,如“守株待兔”、“不為五斗米折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做樁一樣堅持學習,不受游戲的誘惑。
2. 初中生:面對誘惑,我要像做樁一樣堅守自己的原則。
3. 高中生: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都要像做樁一樣堅定地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