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崖
基本解釋
(1).東海之濱。《漢書·息夫躬傳》:“如使狂夫嘄謼於東崖, 匈奴 飲馬於 渭水 。” 顏師古 注:“東崖謂東海之邊也。” 晉 陶潛 《雜詩》之十:“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2).崖名。在佛教圣地 九華山 。原名 東峰 ,在 化成寺 東。相傳 新羅國 僧 金喬覺 初至時即棲其下。 明 代哲學家 王守仁 于 正德 十五年第二次遁跡 九華 ,為瞞過錦衣衛特務盯梢,學 金地藏 苦修功夫,在 東崖 巖頭晏坐終日,躲過了權宦 劉瑾 對他的政治迫害。后稱此處為“東崖晏坐”,乃 九華 十景之一。
成語(Idiom):東崖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y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東方的崖壁,比喻形勢危急,處境十分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崖是由“東”和“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為東方的懸崖。比喻處境危險,困難重重。形容人或事物面臨重大困難,毫無退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某種困境中,面臨無法回頭的危險處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的處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的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東崖”源自《左傳·成公十六年》。當時,魯國的成公外出巡視,途中遭遇敵人的埋伏,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境地。成公的臣子曹劌騎著馬來到東崖,看到前方的形勢非常危險,但他卻毫不畏懼,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向前沖鋒。最終,曹劌成功地帶領魯國軍隊突圍,獲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人形容人們在困境中勇往直前、毫不退縮的典范,也形成了成語“東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下,公司陷入了東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突圍。
2. 面對生活的困境,他毫不退縮,勇往直前,像一個東崖般堅定不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東崖”。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非常險峻的東方懸崖上,面對著無法回頭的困境,需要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困境、危險相關的成語,如“岌岌可危”、“危如累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考試中遇到了很多難題,感覺自己像站在東崖上一樣,但他還是努力堅持下來了。
2. 初中生:在籃球比賽中,我們的隊伍一度落后很多分,形勢非常困難,就像是走到了東崖邊,但我們沒有放棄,最終逆襲獲勝了。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感覺自己像是站在東崖上,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迎接成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