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盆
成語(Idiom):炭盆(tàn pén)
發音(Pronunciation):tàn p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團結一心,同心協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炭盆是用來燃燒炭火的容器,由于炭火的特性,炭盆內的炭火會相互連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因此,成語“炭盆”比喻人們團結在一起,同心協力,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團隊、集體或者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合作。也可以用于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時互相支持、共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炭盆”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故事中,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在孟子的指導下,向孟子請教如何團結人心。孟子告訴他:“炭火相連,其熱可托天下之雪;人心相親,其利可通天下之水。”這句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炭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狀語+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團結一心,像炭盆一樣,共同克服困難。
2. 只有大家同心協力,才能形成炭盆之力,戰勝一切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炭火相連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也可以想象炭火的熱量和團結合作的力量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和衷共濟”、“眾志成城”等,來擴展對團結合作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像炭盆一樣,互相幫助,一起完成了作業。
2. 初中生:我們團結一心,像炭盆一樣,共同參加了學校的義賣活動。
3. 高中生:大家齊心協力,像炭盆一樣,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
4. 大學生:社團成員之間的團結合作,就像炭盆一樣,給予我們無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