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食
基本解釋
輾轉受人供養?!?a href="/r_ci_b6246383d21b357b7bd3ac7e795f825a/" target="_blank">孟子·滕文公下》:“后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西京雜記》卷二:“ 婁護 、 豐辯 傳食五侯間,各得其懽心,競致奇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羅隱》:“自以當得大用,而一第落落,傳食諸侯,因人成事,深怨王室。”《明史·艾萬年傳》:“暮 楚 朝 秦 ,傳食中土,以剽掠為生。” 章炳麟 《箴新黨論》:“藩鎮日強,自帝其部,非傳食幕府,則不足以釣名?!币徽f傳讀zhuàn,為客舍之意。傳食,謂止息于諸侯客館而受其飲食。參閱 清 焦循 《孟子正義》。
成語(Idiom):傳食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遞食物,指互相幫助、相互救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食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傳”和“食”兩個字組成。傳指傳遞、傳送,食指食物。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在困難時互相幫助、相互救濟,共同渡過難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食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在困境中相互幫助的情景。可以用于表達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鼓勵人們在困難時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食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李廣傳》中。故事中,李廣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將軍,他在戰斗中受傷后饑餓難耐,沒有食物可吃。這時,他看到一只鳥將食物吞下,然后飛到樹上,吐出食物給它的伴侶。李廣受到啟發,決定將自己的食物分給士兵們,以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這個故事中的“傳食”成語,因此成為了形容互相幫助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食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傳”表示傳遞,賓語“食”指食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自然災害中,大家互相傳食,共度難關。
2. 在困難時刻,我們應該互相傳食,共同渡過難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困境中感到饑餓,而別人將食物傳遞給你,幫助你度過難關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互助、團結相關的成語,如“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在課堂上互相傳食,幫助同學們學好功課。
2. 初中生:班級里的同學們互相傳食,共同進步,取得了好成績。
3. 高中生:考試前,同學們互相傳食,共同備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4. 大學生:志愿者們在災區互相傳食,幫助災民度過難關。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互相傳食,共同進步,實現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