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唾余
成語(Idiom):拾唾余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tǔ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人唾棄、嘲笑后仍能在眾人面前昂首挺胸,不受影響的堅強心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拾唾余意為收集他人的唾沫,表示被人輕視、嘲笑,但仍能保持自尊自強的態度。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應該有堅強的心理素質,不受外界負面評價的影響,保持自信和自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遭受困難、挫折和嘲笑時能夠堅強地面對,不屈不撓。可以用于鼓勵他人堅持不懈,勇敢面對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上》中有一則故事。公孫丑是孟子的學生,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和輕視。有一次,公孫丑在大街上被人們唾棄,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昂首挺胸地走過去。孟子看到后很欣賞他的堅強,就用“拾唾余”來形容公孫丑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拾唾余由三個字組成,其中“拾”表示“收集”,“唾”表示“唾沫”,“余”表示“剩余”。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能夠從別人的唾沫中收集到剩余的力量,并保持堅強的心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盡管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一直拾唾余,堅持不懈。
2. 雖然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但她拾唾余,依然選擇了追求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被人唾棄的場景中,但他并不氣餒,而是收集那些唾沫,并保持堅強的心態。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拾唾余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等,可以幫助擴展對于堅強心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盡管被同學嘲笑,但他拾唾余,堅持自己的學習方法。
2. 初中生:面對挫折,我們應該拾唾余,勇敢面對困難。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要學會拾唾余,堅持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即使受到失敗的打擊,我們也要拾唾余,不斷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