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主
基本解釋
(1).中等才德的君主。《呂氏春秋·應同》:“中主猶且為之,況於賢主乎?”《后漢書·爰延傳》:“帝游 上林苑 ,從容問 延 曰:‘朕何如主也?’對曰:‘陛下為 漢 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對曰:‘尚書令 陳蕃 任事則化,中常侍黃門豫政則亂,是以知陛下可與為善,可與為非。’”《清史稿·禮志三》:“子孫但能守成,即為中主。” 梁啟超 《立憲法議》:“專制之國,遇令辟則治,遇中主則衰,遇暴君則亂。”
(2).中心,主宰。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說目》:“冥冥混沌,道為中主。”
(3). 南唐 立國,凡歷三世, 宋 馬令 《南唐書》仿《三國志·蜀志》之例,稱之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 李璟 ,又稱“中主”。如 宋 黃昇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所選 李澋 之詞,即標為“ 李中主 ”。
成語(Idiom):中主(zhōng zhǔ)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z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在某個事物或領域中起主導作用,擔任核心角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主是由“中”和“主”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中”表示核心、中心,而“主”表示主導、掌握。中主在意義上強調一個人在某個事物或領域中起主導作用,擔任核心角色。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團隊、組織或領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主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某個團隊或組織中的領導地位,或者在某個領域中的核心作用。例如,我們可以說某位老師是學校教研組的中主,意味著他在教研工作中起著主導和核心的作用;或者我們可以說某位科學家是該領域的中主,表示他在該領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主這個成語的起源較為模糊,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典故可考。它是根據漢語詞匯的意義組合而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主屬于形容詞+名詞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團隊的中主,負責統籌安排工作。
2. 這位科學家是該領域的中主,他的研究成果影響深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中主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團隊或領域的中心位置,掌握著主導權,成為中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領導地位相關的成語,如中流砥柱、龍頭虎尾等。
2. 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的領導者,如孔子、劉備等,了解他們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班級的中主,負責組織大家一起做游戲。
2. 初中生:他是我們學校籃球隊的中主,帶領隊伍取得了很多勝利。
3. 高中生:這位老師是我們學校數學競賽隊的中主,幫助我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4. 大學生:他是我們學院學生會的中主,領導組織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