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
基本解釋
[釋義]
(1) (形)值得惋惜的。
(2) (副)對發生的情況表示惋惜。
[構成]
動賓式:可|惜
[例句]
半途而廢;實在可惜。(作謂語)我有盆牡丹花;可惜凍死了。(作狀語)
近義詞
惋惜、痛惜、憐惜、悵然
英文翻譯
1.It's a pity.; It's too bad.; unfortunately; It is to be regretted that...
詳細解釋
◎ 可惜 kěxī
[it’s a pity;it is to be regretted] 值得惋惜
這手套還沒有破,扔了多可惜
◎ 可惜 kěxī
[feel pity for;use sparingly] 憐惜;愛惜
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東西,可惜那些錢。——老舍《駱駝祥子》
(1).值得惋惜。 晉 袁宏 《后漢紀·靈帝紀》:“甑破可惜,何以不顧?” 唐 杜甫 《莫相疑行》:“男兒生無所成頭皓白,牙齒欲落真可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一·古銅器》:“無從考其款識,殊可惜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不過書籍都是錢買來的,燒了未免可惜。”
(2).應予愛惜。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光陰可惜,譬諸逝水。”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希深新秋會東堂》:“良時誠可惜,清燕此無荒。” 明 何景明 《用直篇》:“夫外有悅目之欲,內有惑聽之讒,則賢不知其可寳,而才不知其可惜也。”
(3).憐惜;愛惜。 清 朱彝尊 《山坡羊·雙林庵》曲:“可惜馬蹄歸路遠,船,橋那邊。” 老舍 《駱駝祥子》十六:“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東西,可惜那些錢。”
(4).可愛。 唐 白居易 《洛陽春贈劉李二賓客》詩:“尊前春可惜,身外事勿論。” 唐 李商隱 《巴江柳》詩:“ 巴江 可惜柳,柳色緑侵江。” 金 元好問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詩之一:“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紅可惜春。”參見“ 可愛 ”。
成語(Idiom):可惜
發音(Pronunciation):kě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對某種情況或事物感到遺憾、惋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可惜是一個形容詞,用來表示對某種情況或事物感到遺憾、惋惜。它強調了一種遺憾的情感,表達了對未能如愿或錯過機會的遺憾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惜一般用于形容一些本來可以得到或實現的東西,但因某種原因而未能得到或實現,讓人感到遺憾。比如,用于形容錯過的機會、未能如愿的事情、美好的事物被破壞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可惜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有一個叫王貢的人,他非常聰明,但是懶惰不肯用功。他的父親非常擔心他的未來,希望他能夠好好學習,但是王貢總是敷衍了事。有一天,父親給他買了一匹馬作為獎勵,希望他能夠好好學習。可是王貢卻沒有好好照顧馬,結果馬生病了。父親非常生氣地說:“可惜啊,可惜啊!本來可以得到一匹好馬,結果卻因為你的懶惰而失去了。”從此以后,人們用“可惜”來形容一些本來可以得到或實現的東西,但因某種原因而未能得到或實現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可惜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本來可以考上大學,可惜因為生病而錯過了考試。
2. 這個項目本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可惜由于資金問題被迫停止了。
3. 她是個非常有才華的藝術家,可惜卻因為家庭原因沒有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故事起源相關的記憶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想象王貢懶散的形象和他因為懶惰而失去好馬的遺憾感,可以幫助記憶成語“可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可惜”相關的成語,比如“可喜可賀”、“可嘆不已”等,來擴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本來可以得到一枚金牌,可惜因為失誤只得到了銀牌。
2. 初中生:我本來可以參加夏令營的,可惜因為家里有事只能取消了。
3. 高中生:他本來可以被一所好大學錄取,可惜因為考試成績不夠只能去一所普通大學了。
4. 大學生:這個實習機會本來很好,可惜因為疫情的原因被取消了。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