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冊
成語(Idiom):板冊 (bǎn cè)
發音(Pronunciation):bǎn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籍的內容充實、豐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板冊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板”指的是木板,表示內容豐富、詳細;“冊”表示書籍、文獻。板冊形容文章或書籍的內容豐富充實,不空洞、空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章、書籍、文件等內容豐富、詳細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言辭詳實、有理有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板冊”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記載,它可能是在古代文人學者的交流中逐漸形成并流傳下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歷史書內容豐富,真是一本板冊。
2. 他的演講稿寫得非常詳細,真是一篇板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板冊”聯想成一本厚重的書籍,表示其中內容豐富、詳實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文章或書籍內容的成語,如“文不加點”、“字斟句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本科普讀物寫得非常好,內容像一本板冊一樣豐富。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推薦的這本小說真是一部板冊,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3. 高中生(16-18歲):這篇論文的內容真是一篇板冊,作者對研究領域有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