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喻
基本解釋
安撫曉諭。《新唐書·魏徵傳》:“當是時, 河北 州縣素事 隱 巢 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亂。 徵 白 太宗 曰:‘不示至公,禍不可解。’帝曰:‘爾行安喻 河北 。’”
成語(Idiom):安喻
發音(Pronunciation):ā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安慰和忍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喻是一個由“安”和“喻”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安”表示安定、平靜,“喻”表示比喻、解釋。整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通過安慰和寬慰來忍受困境或不幸的遭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在困難、痛苦或不幸的情況下,能夠安慰自己或他人,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堅強。它可以用于表達對別人的安慰和鼓勵,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在困境中的堅持和忍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述而》中有一句話:“人而不仁,如禽獸。齊人性也,惡乎不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就像禽獸一樣。齊人的天性本善,怎么會不懂得安慰呢?后來,人們將“安慰”二字合并,形成了成語“安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安 + 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境中,他用溫暖的話語安喻了我的內心。
2. 盡管生活陷入了困境,但她依然能夠安喻自己,保持樂觀的態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安喻”拆分為兩個部分,分別記憶。將“安”的意思與安慰聯系在一起,將“喻”的意思與比喻聯系在一起,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安喻相關的成語,如“安然無恙”、“喻人耳目”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溫暖話語安喻了我,讓我更加自信。
2. 初中生:雖然考試沒考好,但是媽媽的鼓勵和安喻讓我覺得沒那么失落了。
3. 高中生:在高考前夕,老師的安喻和鼓勵給了我極大的支持和動力。
4. 大學生: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朋友的安喻和支持讓我更加堅定了前進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