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基本解釋
又稱“光菝葜”、“仙遺糧”。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廣布于 亞洲 東南部及我國南部和東南部。根狀莖可提取淀粉和栲膠,用作工業原料;中醫學上以根狀莖入藥,能解毒、清熱利濕,主治癰腫、疔瘡、關節痛、梅毒等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土茯苓》:“其根狀如菝葜而圓,其大若鴨子,連綴而生……其肉軟可生啖,有赤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
英文翻譯
1.【醫】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Smilax china non L.; Smilax officinalis
成語(Idiom):土茯苓
發音(Pronunciation):tǔ fú l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樸實、質樸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茯苓由“土”、“茯”、“苓”三個字組成。其中,“土”意味著樸實、質樸,“茯”是一種中藥材,象征著珍貴和獨特,“苓”則代表純凈、無雜質。因此,土茯苓形容的是人或事物樸實、質樸,沒有絲毫虛偽或矯揉造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樸實、為人真誠,或者形容某個物品的原始、質樸特點。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或事物的真實、純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土茯苓的故事并不是很明確,但根據文獻記載,茯苓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利水的功效。而土茯苓則是指野生茯苓,生長在山野之中,沒有經過人工處理。因此,土茯苓象征著自然、原始的狀態,與人們對樸實、質樸的追求相吻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土”、“茯”、“苓”組成,形容詞性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土茯苓的人,從不會說謊。
2. 這幅畫的風格非常土茯苓,沒有一絲矯揉造作的痕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土茯苓”與樸實、質樸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樸實無華的人或物品,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茯苓的功效和用途,以及中國古代對樸實、質樸的追求和贊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是個土茯苓,他總是很真誠地對待每個人。
2. 初中生:這部電影的劇情很土茯苓,沒有夸張的特效和虛假的情節。
3. 高中生:我喜歡讀村上春樹的小說,他的文字很土茯苓,讓人感受到真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