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切樹倒根(qiē shù dǎo gēn)
發音(Pronunciation):qiē shù dǎo g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徹底消滅,根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切,割斷;樹,指樹木;倒,推倒;根,指樹根。形容徹底消滅某事物,使其無法再生。常用于比喻消滅反動勢力或滅絕惡劣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消滅敵對勢力、消滅罪惡行徑、消除惡劣習慣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列傳》記載了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叫平津侯的將軍,他在一次戰斗中,遇到了一個強大的敵人。為了消滅敵人,平津侯決定采取一種徹底的手段,他命令士兵將敵人的樹木砍倒,連根拔起,這樣敵人就無法再利用樹木建立防御。這個故事后來就演變成了成語“切樹倒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切樹倒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切樹倒根,徹底消滅這個犯罪團伙。
2. 為了治理社會不良風氣,我們必須切樹倒根,根除陋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切樹倒根”與徹底消滅、根除等含義相關的形象進行聯系,如將樹木砍倒、連根拔起的畫面與成語的含義聯系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成語,如“根深蒂固”、“除惡務盡”等,了解其用法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切樹倒根,把欺負我的同學都趕走。
2. 初中生:學校要切樹倒根,根除學生的欺凌行為。
3. 高中生:我們要切樹倒根,徹底消滅貧困和不公平。
4. 大學生:我們要切樹倒根,消除社會不公和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