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索
成語(Idiom):困索(kùn suǒ)
發音(Pronunciation):kùn s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困擾、束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被困擾、被束縛而無法自由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受到困擾、受到限制,無法自由發展或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九年》載有一則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被趙國圍困在晉陽城中,無法逃脫。當時,趙武靈王派出使者到晉陽城下,要求晉國公子重耳投降。重耳說:“我雖然被困擾在城中,但并不束縛,我還可以自由行動。”這就是“困索”一詞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困,動詞,表示被困擾;索,名詞,表示束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困索了他很久,一直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2. 他的家庭困索了他的事業發展,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困擾”和“束縛”這兩個詞,將其與“困索”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更多與“困索”相關的成語,如“束手無策”、“束之高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數學考試中遇到了一個很難的問題,它困索了我很久。
2. 初中生:我的父母一直對我的學習要求很高,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困索。
3. 高中生:高考前夕,我感到壓力很大,各種考試和準備工作困索著我。
4. 大學生:找工作的過程中,面對各種困難和競爭,我感到非常困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