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稱
基本解釋
◎ 口稱 kǒuchēng
[claim] 嘴上說
詳細解釋
(1).口頭稱贊。《金史·文藝傳下·周昂》:“文章工於外而拙於內者,可以驚四筵而不可以適獨坐,可以取口稱而不可以得首肯。”
(2).開口稱呼。《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他兩個果然就照著 鄧九公 的話,立刻跪倒請安,口稱‘大人’。”
(3).口說;口頭宣稱。《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外面來了一個人,口稱前來送禮賀喜。” 茅盾 《子夜》十六:“據 日本 火柴商口稱,聞該國駐 滬 領事聲稱,吾國政府財政部有與 瑞典 火柴公司借款,默許種種權利之說。”
成語(Idiom):口稱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c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口頭上稱贊、稱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稱是指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對人或事物進行稱贊、稱頌。這個成語通常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贊美和認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稱常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的贊美和鼓勵,可以用于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場合,如會議、演講、頒獎典禮、慶典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齊宣公的國君,他非常喜歡聽到別人對他的稱贊和贊美。有一次,齊宣公在朝廷上問群臣:“你們對我有何稱贊之詞?”大臣們都沉默了一會兒,最后有一個人說:“吾君,您真是英明神武,是我們的楷模。”齊宣公聽了大喜,并獎賞了那個大臣。從此以后,人們用“口稱”來形容對別人的稱贊和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口”和“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演講中被口稱為教育界的泰斗。
2. 這位年輕演員憑借出色的表演技巧,口稱為新一代電影明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口稱”兩個字分別與“口頭表達”和“稱贊”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贊美、稱贊相關的成語,如“口碑載道”、“美譽如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口稱我是這個班的小能手。
2. 初中生:他的演講口稱為我們班的領頭羊。
3. 高中生:她在學校的音樂比賽中口稱為最佳歌手。
4. 大學生: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學術界口稱為突破性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