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rì yǐ sān gān ㄖㄧˋ ㄧˇ ㄙㄢ ㄍㄢ日已三竿
同“ 日上三竿 ”。 明 王錂 《春蕪記·探遺》:“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日已三竿
成語(Idiom):日已三竿
發音(Pronunciation):rì yǐ sān g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太陽已經升到三竿高的時候,形容時間已經過了大半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竿是古代度量長度的一種單位,相當于現在的約2.7米。成語“日已三竿”原指太陽已經升到離地面約2.7米高的位置,表示時間已經過了大半天,用來形容時間的迅速流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時間過得很快,特別是指上午時間過得很快,下午很快就到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日已三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社會。農民們在田間勞作時,太陽一升到離地面約2.7米高的位置,表示上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大半。這個成語后來被引申為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日”、“已”、“三竿”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早上起來一看,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天,真是日已三竿了。
2. 我剛剛開始工作,一轉眼就到了下午,時間過得真快,簡直日已三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日已三竿”聯想為太陽已經升到很高的位置,表示時間過得很快。可以用太陽升起的圖像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農耕社會的生活方式,以及古代度量長度的單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早上上學的時候,天還沒亮,回家的時候已經日已三竿了。
2. 初中生:上午的課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到了午休時間,時間過得像是日已三竿。
3. 高中生:這學期過得太快了,一轉眼就到了期末考試,感覺時間就像是日已三竿。
4. 大學生:忙碌的學業和社交活動讓時間過得飛快,感覺每天都是日已三竿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