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冒
基本解釋
(1).貪婪;貪圖。《宋書·劉勔傳》:“將軍 王廣之 求 勔 所自乘馬,諸將帥并忿 廣之 叨冒,勸 勔 以法裁之。”
(2).謙稱受賞賜。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今叨冒已過多,乃得復行 延祖 之志,自安一壑,其愧之深矣。” 宋 范公偁 《過庭錄》:“以先祖才業,只終皇城使,某何人,叨冒乃爾!” 明 屠隆 《曇花記·夫人得信》:“夫人與老爺大德,小老怎么又可叨冒!不是報信,只來求金了。”
成語(Idiom):叨冒
發音(Pronunciation):dāo m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事生非,多余的添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叨冒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叨有多余的意思,冒有冒犯、冒昧的意思。叨冒指的是無事生非,多余的添亂,指某人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插手、干涉他人的事情,給別人帶來麻煩或不必要的困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多管閑事、喜歡插手別人的事情,或者形容某人對他人的行為或決定進行無理干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叨冒來批評那些喜歡管閑事、干涉他人的人,也可以用來提醒自己不要無事生非,多余添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叨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叨冒的人,他在別人的事情上插手,多管閑事,給別人帶來了很多麻煩。這個故事通過貶義的方式,告誡人們不要無事生非,多余添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叨冒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表示某人多余地干涉、插手他人的事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老是叨冒別人的事情,真是讓人厭煩。
2. 別人的家務事與你無關,不要叨冒。
3. 老師明確告訴我們不要叨冒別人的學習進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叨冒這個成語與一個愛管閑事、多管別人事情的人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插手、干涉相關的成語,如指手畫腳、多管閑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老是叨冒我們的游戲,不讓我們自己玩。
2. 初中生:班級里有個同學總是叨冒老師的事情,很煩人。
3. 高中生:我們已經長大了,不應該再叨冒家長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