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積銖累寸
發音(Pronunciation):jī zhū lěi c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積累微小的東西,逐漸累積成大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積銖:古代計量單位,指小的重量單位;累寸:古代計量單位,指小的長度單位。積銖累寸意為積累微小的重量和長度,比喻通過不斷積累小事物而逐漸形成大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積累、積聚財富、知識、經驗等方面的過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第十二》:“子曰:‘錦衣之下,仍是汗馬之勞。’”這句話意味著華麗的外表背后是艱辛努力的付出。后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創造了成語“積銖累寸”,用來形容通過不斷的努力和積累才能獲得成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積銖累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就開始積銖累寸地學習音樂,現在已成為一位出色的鋼琴家。
2. 只要每天堅持積銖累寸地鍛煉身體,就能保持健康。
3. 他通過積銖累寸地投資,最終成為了一位億萬富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積銖累寸”與“小錢小長寸”進行聯想,通過不斷積累小的重量和長度(銖和寸),最終形成大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積累相關的成語,如“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等,進一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每天都積銖累寸地學習畫畫,現在我已經能畫出漂亮的圖畫了。
2. 小學生:只要我們每天都積銖累寸地背單詞,就能提高英語成績。
3. 中學生:通過積銖累寸地讀書,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對各個學科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4. 大學生:大學期間,我要積銖累寸地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為將來的就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