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當
成語(Idiom):諦當(dì dāng)
發音(Pronunciation):dì d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真實準確,不虛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諦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諦意為真實準確,當意為合適。諦當表示事物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不虛假或不正確。它強調了對事物的客觀觀察和評價,不受個人主觀意見的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諦當常用于描述判斷、觀察、評價等方面的事物。它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評價,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觀點的準確性。例如,在商業談判中,雙方可以使用諦當來描述他們的觀點和要求,以確保交流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諦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篇。故事講述了莊子和他的弟子齊物論道的一次對話。莊子問他的弟子:“你認為秋水能否養魚?”弟子回答說:“能。”莊子再問:“你認為秋水能否養鱉?”弟子回答說:“能。”莊子接著問:“你認為秋水能否養蛟龍?”弟子回答說:“不能。”莊子最后問:“為什么?”弟子答道:“因為蛟龍能夠吞食人。”莊子笑著說:“你的回答很諦當。”這個故事通過莊子和弟子的對話,讓人們明白了諦當的含義,即真實準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諦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諦和當都是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份報告的內容非常諦當,我們可以完全相信它的準確性。
2. 他的觀點很諦當,不會被個人情感所左右。
3. 他的回答總是諦當的,不會說虛假的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諦當與“地當”進行聯想,地當表示地方準確。通過將諦當與地當進行聯系,可以幫助記憶諦當的含義為真實準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諦當相關的成語,如諦視、諦聽等。同時,可以學習更多關于莊子的哲學思想和其他成語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做作業的時候,總是特別諦當,不會草草了事。
2. 初中生:老師的講解非常諦當,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高中生:寫論文時要注意諦當地引用資料,不可隨意捏造數據。
4. 大學生:在做研究時,要保持諦當的態度,不受個人偏見的干擾。